: 人形符被篆录在茅山符咒里, 画文昌符,类似于一个“八”字,这是画符的开笔,是敕令的意思,因为这是天神的旨意,上部中间写有“魁星点斗”,魁的意思:科举考试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作“魁甲; 图中人形暗含 ...
符箓在茅山道教中亦称“符字”、“墨箓”、“丹书”等,是道教的一种法术,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符指书写于黄色宣纸、帛上的一种图形的符号、图形;也是道士把一些道教咒律以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一般也书写于黄色纸、帛上。符箓,是天神的旨令与众神的名录,其作用役使鬼神,驱邪降魔,祈佑平安。上清派认为,符乃天府玉京山自然梵气,是赤气化生之气,若与天为徒,内修三光以成道,外运三光以为符。“符”有时与“箓”合称“符箓”。“符”是天神的旨令,“箓”是众神的名录,又是记录修道者的名册。凡信道者其名已注天曹,成道已归天庭。道教这一教派,重视道教经箓受授,又称“上清符箓派”,本在茅山,故又称“茅山派”,上清派以主修传承《上清经》系列而得名,尊魏华存为祖师。 其实各门派派符咒都是一样,古人为了创建属于自己的东西加以改进的,道家的符咒咒语,就是起源于古时的巫祝。道家的咒语在东汉时期较为盛行,并且也符有密切的关系,画符时要念咒语,用符时也有咒语,作一切法都有一定的咒语。咒语成为施法者精诚达意,发自肺腑的声音,才能保证一切法术的奏效。祈祷时,咒语都是一些赞颂神灵,和祈诉如愿之词;治病时,咒语是要求法术显灵百病俱消等辞;修炼时,咒语多为安神,定意澄心,及要求神灵帮助等语。道家的咒语每句结尾一般都有“急急如律令”一语。
人形符被篆录在茅山符咒里, 画文昌符,类似于一个“八”字,这是画符的开笔,是敕令的意思,因为这是天神的旨意,上部中间写有“魁星点斗”,魁的意思:科举考试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作“魁甲; 图中人形暗含“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一只脚踩“螯”字,一只脚踢“斗”字,所以全称“ 魁星点斗”这道符昌神一样,深受读书人的崇拜。过去,几乎每个城镇都有魁星楼、魁星阁。因“魁”又有“鬼”抢“斗”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一副张牙舞爪的形象。传说他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就会与之俱来,所以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将其视若神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气功之巅:
据记载汉末晋初,第四代天师张盛受其父第三代天师张鲁之嘱,携印、剑、符箓回龙虎山开坛传箓,从此“开科范以为常”。魏晋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开始分化,至北宋哲宗,正一、灵宝、上清三家形成了各自的宗坛:龙虎山正一玄坛、茅山上清法坛、阁皂山灵宝法坛,世称为“三山符箓”。即茅山的上清箓,阁皂山的灵宝箓,龙虎山的正一箓,称为符箓三宗。 其实,箓的本义为“薄籍”,也就是“记录”的意思。在道教有两种功用,一个是记录奉道者的名册小儿收惊符,上面记载着授箓道士的姓名、道号、师承和所授之道阶;一个是记录诸天曹佐吏之名讳与职能等,就是“天神名录”。通晓此法箓,才能召神遣将,除妖镇邪。箓的种类很多,一般来说可分为“记录”、“符箓”、“经箓”、“职牒”四大类。其中,记录是记奉道者名册及诸天功曹之名;符箓是行法所专用,经箓是供箓生学习念诵的经忏,职牒是受戒的凭证。小儿夜哭 请君念读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