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吓症效验良方

时间:2023-01-19 18:26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小儿惊吓症效验良方

  小儿惊吓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病症,病因是突受惊恐,目触异物,或耳闻异声,生人客到,或不慎跌扑等突受的外来刺激,以致神志伤惊,气机逆乱所致,从而引发以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候群。

  小儿受到惊吓后,神气不足,心气怯弱,因此,惊吓可导致腹泻、呕吐、不睡、昏睡、哭闹、发热,有的精神萎靡不振、消化不良、不思饮食;有的夜睡不安、失眠多梦或阵阵呓语;有的尖声哭闹、骤犯骤止。婴儿受惊吓后,大多表现为不吮乳、嗜睡或哭闹不安。年龄较大的儿童甚至可出现幻视、幻听症状。

  【主治】:小儿惊吓,症见夜间睡觉时紧偎母怀,突然惊醒哭啼,哭声怪异,久而不止,神态惶恐不安,面色青灰或苍白,冷汗,尿床,甚者惊颤脉急数或乍来乍数。大多数患儿有受惊吓史。

  【推拿法】:清心经300次,清肝经300次,捣揉小天心2分钟,掐揉五指节5次,开天门50次,摩卤门100次,猿猴摘果5次。每日推拿1次,3次为1个疗程。病情轻的治疗1个疗程,病情重的治疗3个疗程。

  【加减】:体质虚弱者加当归、黄芪各6g,大枣7枚;惊惕频发者加钩藤12g、蝉蜕6g;热病后余热未尽者加丹参3g、百合6g;久病心气耗损者加五味子3g、党参6g、甘草3g。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3天为1个疗程收魂符画法。病情轻的治疗1个疗程,病情重的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小儿收惊符。

  【编按】:推拿配合中药内服,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其中,推拿治疗中清心经、肝经能镇惊除烦,宁心安神;小天心主治惊风抽搐;开天门、摩卤门、掐操五指节均有镇惊安神之功;猿猴摘果能疏通全身经脉气血而神安。中药方中琥珀、磁石镇惊定志,虽不及朱砂,但无毒性,故用之安全;龙骨镇惊以制惊惕,辅助琥珀、磁石重镇安神;钩藤熄风镇惊;石菖蒲、茯神开心窍,治心惊而通心宁神,适当配以当归黄芪、白术、五味子等补益气血、调理脾胃。诸药共报奏收敛心气、安神定志之功。由于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采用推拿方法治疗惊吓夜啼疗效明显,且患儿无痛苦,为治疗该类小儿疾病的首选疗法,配合中药内服,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痊愈更加迅速。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注意预防调摄,避免接触易使患儿受到惊吓的环境,从而避免本病的发生,达到从根本上预防的目的。35例患儿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28例,显效6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0%。[王琳,田端亮.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惊吓夜啼35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5,34(12):934-935]

  【方法】:在脊背的正中线,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从尾骨部起至第7颈椎。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一般每天捏脊1次,轻者1~3次,重者3~6次。

  【敷脐疗法】:朱砂5g、茯神10g、远志10g、龙齿10g、琥珀10g、胆南星10g、僵蚕10g、郁金8g、甘草5g、菖蒲5g、黄连5g,上药加工粉碎成细末备用,敷脐时取适量粉末,用凉茶水调匀,置脐贴上敷于脐部即可。每次4~6小时,轻者1~3次,重者3~6次。

  【编按】:捏脊疗法通过捏提等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从而起到安神定惊、健脾和胃之功效,以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夜啼等症。镇惊散方中朱砂、茯神、远志、龙齿、琥珀镇惊安神;胆南星、僵蚕、郁金、菖蒲化痰开窍;黄连清心泄热;甘草调和药性。敷脐疗法是通过患儿脐部给药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外治法范围。中医将脐部称为神阙穴,又名气会、维合,属任脉穴位。任脉乃阴脉之海,它能和督脉互为表里,共同调理人体的诸经诸脉,故脐部能与诸经诸脉相通。脐部的皮肤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相比,其表皮的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因此,药物最易穿透脐部而被人体吸收。而且脐部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周的血管丰富,这就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因此,在脐部敷药能起到内服药物起不到的作用。83例患儿经治疗后显效60例,好转23例,没有无效病例,总有效率100.0%。[洪丽君,王丛礼,王芳.捏脊敷脐疗法治疗小儿惊吓症83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0,6(03):41-43]

  【方法】:医生一手捏住患儿耳朵,拇指放在耳甲腔中,食指放在耳背后,拇指靠近对耳轮腔缘中下段向下滑至耳垂,揉摩耳垂片刻,然后向下牵引耳垂。同时呼唤患儿名字,如发现小儿啼哭或患儿头部猛一摆动,即治疗成功。如不效,可按上述方法在另一耳廓施术。

  【编按】:本方法为民间验法,笔者体会耳朵为人体宗脉所在,是生物全息元,耳垂主头部,为中枢神经信息元;耳甲腔中最凹陷处为心穴,心主神明;耳垂背侧上方为肾穴,肾主惊恐。按摩全息耳头部、心穴、肾穴,可以调整中枢及植物神经。且小儿耳部皮肤娇嫩,穴位敏感,使用耳穴刺激法治疗,每可获良效。验方由河南省兰考县妇幼保健所汪道忠提供

  【加减】:若见呼叫甚者,加白鲜皮;若夜惊甚者,加丹参;若哭闹甚者,加灯心草;若手足搐动者加木瓜;若烦躁尿赤者加淡竹叶;若腹痛者,加木香;若大便青者,加白芍。

  【编按】:上药治疗小儿惊吓21例,其中治愈17例,症状减轻4例。在治愈的17例中,其平均治愈日数为9天。摘自 《当代妙方》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a/sw/2023/0119/10081.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