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害人!这些方法才能治宝宝夜哭!

时间:2023-01-05 07:41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偏方害人!这些方法才能治宝宝夜哭!

  有一个不抱不睡,不奶不睡,不摇不睡,一放就醒,一醒就哭……的“睡五渣”宝宝,再加上一个在旁边睡得正香的老公,即使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妈妈们也无助到崩溃。

  就在前几天,湖北襄阳的一对父母,为了让宝宝夜里睡得安稳,竟然给宝宝扎了40多针,将刚出生50天的小婴儿直接送进了ICU。

  细查原因,原来是家长听说,用尖锐的利器在宝宝肚脐周围划或者扎一些针眼,就能治疗宝宝夜里闹觉,于是就真的听信了偏方,用针在宝宝肚子周围扎了40多个针眼……经过医生的专业治疗,宝宝终于在5天后脱离了生命危险。

  但是宝宝夜啼、闹觉显然是一种特殊的情况,最不科学的解决方法就是听信一些莫名其妙的民间土方,或者干脆就“让他哭”。

  从上面那个给50天宝宝扎针的案例来看,这么大月龄的婴儿晚上反复长时间哭闹,专业医生最先会想到的是婴儿肠绞痛。

  根据最新儿童功能性胃肠病(FGID) 罗马Ⅳ标准,5个月内的婴儿,无明显诱因出现长时间反复哭闹、烦躁或易激惹,难以阻止和安抚,并且没有生长迟缓、发热或疾病的证据,即可在临床作为婴儿肠绞痛的诊断标准。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肠道的蠕动并不能受大脑的控制,不同阶段的肠道其蠕动的速度也不一样,在肠道交织的地方就会出现绞痛现象。

  不过好在,肠绞痛本身不会对孩子有什么伤害,而且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轻并消失,过了4个月后,这种情况就比较少见了。

  所以,如果是5个月以内的孩子反复哭闹,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是否有其他的情况,比如发烧、呕吐、血便小孩吓着了叫魂的咒语、肛周有没有脓肿等,如果不放心可以去找医生排查感染、肠套叠、肛周脓肿等问题,如果排查过没有异常,爸妈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针对婴儿肠绞痛的护理,爸妈在平时喂宝宝吃饭的时候,不要吃太饱太快,否则吃进去太多空气会加重哭闹;每次吃完奶竖起来拍嗝;每天给宝宝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肚子,每次十分钟;可以多让宝宝趴着,趴到家长身上睡觉也可以缓解哭闹。

  婴幼儿容易白天和夜间睡眠颠倒,不少家长觉得孩子年龄小可不拉窗帘,或者在白天刻意营造睡眠环境,导致孩子白天睡眠相对偏多,夜间睡眠相对偏少,就出现宝宝在夜间频繁惊醒的现象。

  家长要知道孩子的睡眠应以夜间为主,婴幼儿存在个体差异,睡眠时间不固定,有的时间偏长,有的时间偏短,只要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家长就可以不用担心。

  针对睡眠时间的问题,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发布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睡眠时间参考:

  宝宝的睡眠分为深睡眠和浅睡眠两种状态。对小婴儿来说,深睡眠和浅睡眠基本各占50%,而且是不断交替的。

  深睡眠时宝宝处于完全休息状态,除了偶尔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没有其他活动。浅睡眠时宝宝的手臂、腿和整个身体经常会有些活动,脸上还可能会做怪相、皱眉、微笑等等,这些都是浅睡眠时期的正常表现。

  在排除了宝宝不是因为饥饿、衣服过紧、大小便等等原因外,宝宝在睡着后突然大声啼哭,这在医学上称为婴儿夜间惊恐症。如果排除疾病因素,一般是由于宝宝白天受到不良刺激,如惊恐、劳累等引起的。

  父母可能会发现,2岁以内的宝宝在一段时间内睡眠很好,但突然就变得不好了,尤其到了夜间情绪烦躁,从表面看宝宝并没有任何不舒服,通常哭闹一段时间,哄哄就睡着了,这种情况是宝宝生长周期导致的。

  2岁以内的宝宝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就会出现1-2周的生长周期,宝宝智力和体格会快速生长,睡眠时宝宝莫名夜醒,有的哭闹;而过了这个时间段,宝宝的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婴儿睡眠时哭闹,时常摇头、抓耳小儿收惊符,有时还发烧,有时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湿疹或是中耳炎等疾病。应该及时检查婴儿的耳道有无红肿现象,皮肤是否有红点出现,并及时将宝宝送医院诊治。

  因为配方奶加水过多、母乳营养成分下降,或者宝宝辅食添加不足而导致营养密度下降,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导致宝宝夜间频繁醒,吃奶后宝宝就又睡了,这种情况下考虑宝宝没有吃饱引起饥饿导致的夜醒。

  所以,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建议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出生后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配方粉喂养的宝宝,要结合配方粉成分表和宝宝的实际进食量,综合判断维生素D摄入是否充足。

  哭是婴儿与父母、与这个世界的交流方式,因为他们不舒服或感到紧张不安。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存技巧,表达需求的语言,情绪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宝宝哭的时候,父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及时安慰,让宝宝获得安全、亲密安抚以及爱的回应。

  毕竟,宝宝最依赖父母、与父母联系最紧密的时刻,只有那么几年。从此之后,他将逐渐成长为父母想象中或者社会规范中的那个“大人”。在这之前,请不要让宝宝独自哭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a/sw/2023/0105/9349.html

上一篇:小朋友的定义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