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人人都相信自己是有灵魂的。若人受到过分的惊吓, 其“灵魂”受惊吓会逃离身体,这就是俗话所说的“魂不附体”了。其中的 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精神崩溃。因此民间常常要及时收魂或曰“招魂”, 把逃逸的魂魄追回来,使其返回主人的身躯。民间把这一套“收魂”仪式俗称“收魂”。 “收魂法”的应用民间当中较为常见,即使是科学昌明发达的今天, 这种习俗至今尚在流传。
在受术者方面,通常无须任何配合动作,也可由受术者的衣物替代。对象则一般适用于受惊吓或无由哭闹的小孩,但近年来,受术者也不再局限于小孩。而于施术者来说,身分可为受术者的亲人或庙宇人员(如道士、道姑、效劳生等)。前者收魂无一定程序或规矩,后者则有咒语式、 符籙式及香米式三种,差别仅是施术法器差异。
近现代后,也有人认为收魂为心理治疗一部份,并将其归类于传统疗法,并有其私人认证制度。后来,儒教、斋教或佛教亦有相同类似仪式。至今,收魂仍偶见于东亚台湾、中国河南、浙江、福建、广东、香港一带。尤其是台湾,收魂已成为民间传统疗法之一,渐脱迷信层次,也亦有「收魂文」、「收魂咒」等术法流传。 台湾今因宗教流传等因素,台湾为大规模施行收魂仪式的主要地区。例如民间神坛、台北知名庙宇行天宫等。
收魂的起因一般是由于采用了一般的治疗方法,包括中医、西医及其他另类疗法,无法处理或治癒人身体的不适或疼痛,于是有人些就通过寻求收魂治疗。收魂治疗的症状主要有:婴儿或儿童食慾不振、持续腹泻、哭闹不停;成年人则多是心神不宁、失眠、常做恶梦、头痛、神经衰弱、或久病无法断根。换言之,被收魂者身体方面的异常症状,以及当求助西医或其他疗法而无法解决不适或病痛时,寻求收魂治疗成为一种常见的途径。
民间法师认为,可应用收魂法治疗的病主要来源以下几方面:1、被各种人、事、物、声等等惊吓到;2、被婚丧喜事煞到或冲到;3、被邪灵或外方之灵冲犯等等
民间的法师认为,人的构成主要由肉体及灵魂;当邪灵或无形之物侵犯或干扰到人的灵魂或魂魄时,会导致人的魂魄不稳定,甚至部分魂魄离开人体,从而引起人不正常生理症状的发生。管子认为:“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收魂机制主要来自收魂者之功力或者来自神明之法力,从而使得魂魄各自安置在其原本的位置,彼此重新得到一种动态而紧张的平衡;这种平衡可称之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收魂仪式的目的,即是促使和保持人与自然之间一种平衡、和谐与圆融的状态,
收魂的原理源自於中国传统道教,认为人有三魂七魄,三魂各称主魂、觉魂、生魂。主魂又叫灵魂,寄托在人的心窝之处,主管人的身体运作、思考、情绪等;觉魂寄托在人的脑部,主管思考、感情;生魂寄托在心脏部位,主管器官运作、让身体机能维持平衡。七魄是七情六欲,人死亡后,就会消失无踪。当人受到极大惊吓时,三魂中的「觉魂」便有可能脱离人体,此时便称为「受惊」。而此时人常呈现注意力不集中,呆滞,轻者可能经常夜不安眠,有梦魇,情绪不安等情况。然而小孩则会出现夜半啼哭不只或是大吵大闹等脱序行为,而基督教虽无收魂的仪式,但藉着虔诚的祷告上帝广博的爱来赶走心中的恶灵,自然就不会再有惊怕;若是以科学的角度来看,对於经过巨变后因交感神经太过焦虑的灾民是有很好的心灵抚慰的作用。除上述的方法外另加入「甘麦大枣汤」的食疗方式来缓解因紧张而导致情志疾病;吴宗修博士认为如此结合身、心、灵的传统收魂与食疗并导入心理层次的方法,不失为现代收魂的新观念。
在受术者方面,通常无须任何配合动作,也可由受术者的衣物替代。对象则一般适用于受惊吓或无由哭闹的小孩,但近年来,受术者也不再局限于小孩。而于施术者来说,身分可为受术者的亲人或庙宇人员(如道士、道姑、效劳生等)。前者收魂无一定程序或规矩,后者则有咒语式、 符籙式及香米式三种,差别仅是施术法器差异。 近现代后,也有人认为收魂为心理治疗一部份,并将其归类于传统疗法,并有其私人认证制度。
民间收魂法据我推测不下几百种,但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种类:呼喊名字法、镜子收魂法、鸡蛋收魂法、擦身收魂法、衣服收魂法、符咒收魂法等等,在符咒收魂法中又分为小收魂法和大收魂法。各种收魂法产生功效因病源而不同,以符咒收魂法功效最好。
不论咒语式、符籙式及香米式的收魂程序大约都是施者要先膜拜道教神只(如观世音、关公)央请帮忙、念咒(读文)及特定手势。大体来说,咒语或咒语式为收魂必要程序,差异较大者则为香米式和符籙式。
再以香米式为例,施术者称为先生妈的年长妇女,会于施术前先将妇人带来一碗米倒进盘内,再使用一迭纸钱将米压平放至厅堂供桌。之后再用婴儿穿过衣服覆盖余米上,点香后再祈求神明帮小孩把惊乱的三魂七魄收归稳定。最后,先生妈掀开衣服依其米堆纹路,解释受惊原因。最后,先生妈使用拇指与食指抓起几粒米,在受术者婴儿胸前及背后念唱收魂歌后,收魂仪式才告完成。
早年,家属带至用来当成法器的收魂米,成为先生妈的收魂酬劳。今日收魂者,则改以装有现金的红包作为报酬。
符籙式收魂法以符籙为主体,一般来说,该符籙通称为收魂符。以纸张画上咒语的收魂符制作与一般符咒大约类似。需具有敕纸、咒法、敕笔、敕砚台,并有一定画符程序、画符口诀、敕令请神总咒等。除此,亦有执香收魂法、擦身收魂法、衣服收魂法、卍字收魂法等法术旁支。而受术者通常则需将此符籙和水服下,现代,亦有浮贴居家门柱者。小儿夜哭收魂符(爱吵夜用)
传统收魂歌起源来自台湾民间信仰,歌词内文借助拜请的民间信仰神只也来自台湾道教、王爷信仰、中国福建地方神、外来神、自然神及动物神等等。另外,也展现对十二生肖崇拜及八字流年。也有人认为收魂歌来源可远自楚辞,只不过楚辞招的是亡魂,收魂歌所招的却是生魂。除此,也有道佛儒多教徒者使用大悲咒取代收魂歌或收魂咒。
拜请观音佛祖小儿收惊符、妈祖来收魂。东无惊、西无惊。(受术者)无惊无胆吓,心肝头按定定。收起起收离离,王神恶煞出去跑千里。
鼠惊、牛惊、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惊,阮婴仔也无惊。无惊无胆吓,十二条元神转来在本宫在本命。
山头水尾收魂收魄收在身,路头路尾,田头田尾,园头园尾,厝前后壁,埕头埕尾,厅头厅尾,房前房后,不收别人魂、不收别人魄。无青惊无胆吓。鼠收魂收魄收在身,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不收别人魂、不收别人魄。
在中国内地或香港,收魂亦有叫魂或喊惊的别名,时机则是年幼小孩罹患不知名疾病或轻症者。叫魂施术者通常为小孩亲人,其叫魂程序不一,不过通常与宗教相关。例如,在晚饭前后,由施术者先上三炷香,在香燃烧后,由施术者开始喊叫。喊叫必须带上孩子的姓名。例如小名为狗儿的孩子就喊「狗儿吓掉魂回来了没」。另一亲人则于房内答「狗儿吓掉魂回来了。」,其喊叫历经十数八腔方歇。除此,也有简化单人施术或以香灰取代香的其他情形。
小孩子半夜里无缘无故地哭天抢地,做父母的疑惑迷信 。第二天,带了小孩去庙里烧香拜菩萨,请和尚给孩子去去邪,这就是收魂。粤语里管“闭嘴”叫“收声”。和这个“收魂”有异曲同工之妙。把惊吓都收起来,很形象。
清茶一杯置案上,燃点三支香,向灶君禀告小孩姓名、住址、生辰年月日时,以及目前精神状况。(大人受惊同样可用此法)
拜请九天司命护宅真君来收魂,收起小儿(女)某某失落魂魄,受惊元神,归在本身。收起东方惊无惊、西方惊无惊、南方惊无惊、北方惊无惊、中央惊无惊,五方正气护身煞气除,大惊小惊化无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元神自在,百病消除身无灾,日吃饭乳知香味,夜好安眠不啼哭,生命之光照灵台,吾奉「九天司命护宅真君急急如律令」。(反复念三遍)
之後,用三支香在茶杯口上方写︰「魂魄自在,万无挂碍」,划上十个圆圈即毕。写字时口念︰「魂魄自在,身无挂碍,三魂七魄,圆满愉快、十方正神,护体煞解,甘露法水,解病消灾 。念毕,法水可给小儿饮下。宝宝受惊吓的民间偏方解小儿关煞咒语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